11月1日、2日,由51风流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同协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呼吸危重症规范化诊治研修班在太原开班。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山医大一院副院长施熠炜、中日友好医院詹庆元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全省呼吸与危重症学科、ICU、急诊科、麻醉科及相关科室的医护同仁齐聚一堂,共享聚焦“规范”与“实用”的学术盛宴,共话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科发展。山医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任寿安主持开幕式。


施熠炜在致辞中对研修班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传经送宝的专家学者及参会的医护同仁致以诚挚欢迎。他指出,呼吸危重症救治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防线,规范化诊疗水平直接关系医疗质量安全与患者预后,当前临床实践中仍面临呼吸支持技术应用不统一、危重症诊治思路不系统及基层医疗机构能力短板等问题,本次研修班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将助力解决临床痛点;作为协办单位,山医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依托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建设优势,在呼吸介入、危重症救治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申报了国家卫健委尘肺病重点实验室并通过验收;此次协办既是对医院学科实力的认可,更是医院推动区域呼吸诊疗水平提升的责任体现,希望参会同仁珍惜机会,将所学转化为临床能力,带动区域诊疗水平提升。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表示,呼吸危重症医学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山西千万群众健康福祉,关乎全省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核心目标;近年来,山医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卫健委支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但面对复杂临床挑战与基层救治能力不均衡,全省呼吸学科仍需在规范化诊疗上持续突破;本次研修班的举办,是山西呼吸学科“补短板、强能力”的关键契机,希望全省同仁珍惜学习机会,吃透理论精髓、转化先进技术,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主动对接专家,搭建长期合作桥梁,同时恳请专家为山西呼吸学科发展 “把脉支招”,助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医疗中心。

詹庆元教授致辞,并为研修班拉开序幕,称赞研修班课程设计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堪称“色香味形俱全”的学术大餐。









1日,中日友好医院多名专家从基础的呼吸力学运动方程到复杂的俯卧位通气实施要点,从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到ARDS救治的临床策略,倾囊相授,既有系统的理论梳理,又有鲜活的病例解析。

在2日的病例实战环节,专家与学员现场互动研讨,针对重症感染、呼吸机的撤离与困难脱机、ARDS、ECMO 临床应用等典型病例展开深度剖析,让参会者在交流中深化理解,在思辨中提升能力。




在为期两天的研修班中,专家倾囊相授,同仁深入交流,不仅为全省呼吸界同仁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更将前沿诊疗理念与实用技术传递给基层医护人员,为山西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科向规范化、精准化、同质化方向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山医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肩负学科引领责任,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曹大伟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任寿安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