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风流

当前位置: 51风流 > 51风流 > 51风流动态 > 正文

51风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上一展风采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07 11:58

10月30日至11月2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51风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皇甫辉带领团队参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充分发扬学科风采,展现了科室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片

作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皇甫辉教授担任了“扁桃体腺样体及咽喉疾病”“头颈外科晨间教育”“研究生论文发言”多个学术专场的主持,并作为会议主席出席了“头颈外科修复重建专场”学术专场,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引导会议进程,进行学术探讨和总结,彰显了其学术影响力。

图片

图片

张森主任医师作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嗓音学组委员,进行了“嗓音疾病诊断与功能评估”学术专场的主持,并以“嗓音疾病声休方案的探讨”为题作了大会主旨发言,从声带损伤后组织病理学变化入手,探讨声带显微术后声休策略和恢复时间,为嗓音康复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证据。

图片

陈钢钢副主任医师作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进行了“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学术专场的主持,以“动态视敏度检测在前庭性偏头痛/双侧前庭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题进行了大会主旨发言,聚焦动态视敏度检查技术,系统展示了该技术在前庭性偏头痛与双侧前庭病患者中的应用;并在“听力与眩晕”的晨间教育中分享了“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思考”,多角度深度剖析,为前庭性偏头痛的规范化、精准化诊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片

吴佳鑫技师以“可穿戴惯性测量单元在外周性眩晕患者评估中的应用”为题进行分享,认为可穿戴IMU的MotionTrak系统能够作为一种客观的平衡功能评估工具,在识别前庭性眩晕患者的姿势不稳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图片

图片

会议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团队的集体亮相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廖闻曦聚焦变应性鼻炎的慢病管理,其“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干预对花粉过敏患者非花粉期SLIT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为“数字化医疗”的应用提供了具体实践依据。吴先莎深入基础研究领域,在“环状RNA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中的研究进展”中,为喉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视角。冯露露跨界融合,系统阐述了“头晕、眩晕疾病与视空间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与临床关联,拓宽了眩晕疾病的评估维度。李雪莹专注于临床难题,通过“声带肉芽肿的抑酸治疗与阶梯式复发管理:16例回顾性研究”,提出了有效率达87.5%的治疗方案,为该类易复发疾病提供了选择。

图片

图片

在壁报与书面交流环节,山医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有2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头颈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CO2激光术后术区局麻下剥膜与嗓音功能恢复的回顾性研究”“宠物过敏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致敏特征分析及应对策略”等内容在会议期间吸引了大量与会者驻足交流,谭茜、陈佳、王海芬、何鹏飞、潘乐、杨捷、冀玲玲、韩瑞、于文永、李玉琳、张敏、李莹、药蓉、王国臻、吴凯丽、郑智英、朱丹琛、康晓燕、刘润等医务人员的研究,汇总了科室近些年在各亚专业领域的临床、护理与基础科研工作方面的成果,展现多梯队协同发展的蓬勃景象和科室风采。

山医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首批山西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2018年入选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重点建设专科,不断打造国内一流学科团队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2022年正式成为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西分中心,借此国内顶级平台,不断开拓进取,为学科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以为山西省耳鼻咽喉头颈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为目标,更好地为山西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韩瑞 吴佳鑫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皇甫辉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

51风流动态 更多 >>

联系我们

    医院官方公众号           

     医院官方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公众号



解放路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邮编:030001       
门诊咨询:0351-4639766  1号住院楼:0351-4639800  5号住院楼:0351-4867333 

8号住院楼:0351-4867363 病案室:0351-4639715     医患沟通办:0351-4639019
前进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前进路南段35号  门诊咨询:0351-4638055                       

晋ICP备12003687号-4    晋卫网复审[2014]第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