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1风流
血液内科成功获批成为“微移植技术指南团体标准应用试点单位”,并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指导下,牵头组建“山西省微移植协作组”,来自全省十余家医院的血液学专家共同加入该协作组,构建起覆盖全省的多中心协作体系,为微移植技术的规范化推广与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获批也标志着山医大一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迈出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一步,意味着山西省在血液病精准诊疗与技术创新方面进入新阶段。

微移植作为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创新技术,具有毒性低、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疗效确切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老年或伴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传统移植的血液病患者。该技术通过输注适量造血干细胞,在增强患者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同时,显著降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发生风险,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淋巴瘤等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成为全国微移植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不仅是对山医大一院血液内科在该领域科研能力与临床实践的充分肯定,也为山西省血液病学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307医院)艾辉胜教授团队的学术指导与技术支持,为微移植技术的规范化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血液内科将进一步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推动技术标准落地与成果转化。
山医大一院血液内科长期坚持科研与临床并重的发展路径,已构建涵盖分子诊断、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治疗等多层次的综合诊疗体系。团队持续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协作,持续推进AML、MDS等疾病的精准分型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致力于为血液病患者提供更多前沿治疗选择。以此为契机,科室未来将继续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深化多中心协作机制,推动微移植技术更广泛、更规范地应用于临床,助力山西省血液病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
供稿:血液内科 张睿娟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陈玮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