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努力打通医学创新的“最后一公里”,11月14日,51风流
临床医学转化中心举办了一场“线上+线下”的科技成果转化专利论证会,特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事业发展及学科规划处成果转化科科长顾文君为多个具有市场潜力的专利项目进行“把脉问诊”,30余位科研人员及山西两家知名医疗器械企业代表参加。临床医学转化中心办公室主任双卫兵主持会议。

论证会上,山医大一院六位专利项目负责人依次进行了汇报,项目覆盖了认知障碍早期干预系统、微创手术器械、临床常用医疗器械改良等多个领域。顾文君凭借其丰富的成果转化经验和深厚的行业洞察力,从知识产权布局、临床需求契合度、技术成熟度、法规注册路径及市场竞争力等多个维度,对每个项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精准点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每个项目在转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盲点”与“堵点”,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了下一步的“行动指南”。
与会项目团队纷纷表示此次论证会如同一场“及时雨”,让大家清晰地看到了从“纸面专利”到“市场产品”的完整路径图,明确了后续需要查漏补缺的地方和重点努力的方向。在交流环节,企业代表就他们关注项目的技术细节、生产成本、市场定位等实际问题与科研人员进行了坦诚而高效的沟通,从“资本”角度启发引导科研人员的创新思路。

本次活动吸引了山医大一院众多热爱创新、有志于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前来旁听并表示,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成果转化的具体流程和关键要素,更被现场务实、开放的氛围所感染,激发了大家将临床创意转化为有价值专利、并最终服务于患者的热情与信心。


双卫兵总结到,临床一线是医学创新的源头活水,举办此类活动就是希望搭建一个常态化、专业化的平台,让每一位有想法、有能力的科研人员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让他们的智慧结晶不再“沉睡”,真正转化为可以推动医学进步、造福社会健康的现实力量。

供稿:临床医学转化中心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双卫兵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